我不是甚麼專業的影評人,所以這篇只能說是我的電影心得。
先來個電影預告:
我很少看電視,所以也很少看到電影預告,而且這也不是我喜歡看的類型(我喜歡的是被音效跟視覺特效轟炸的電影,畢竟我覺得花錢就是要爽),那到底為甚麼我會看這種劇情片呢?
因為我死黨說:「我不喜歡那種出了電影院除了爽講不出其他話的電影。」所以只好看這個了,讓我能一圓跟他在一起……看電影的夢想。
總之我們進去看了,在國賓長春,然後是一間只有五排的超小影廳,但還是比嘉年華的視聽教室感覺好很多,椅子不會太硬或太軟,但是角度可以在低一點,這樣我就可以直接睡著了XD。
故事劇情大概是這樣的(直接抄簡介):
柏林影展觀摩影片,德國導演文溫德斯最新作品,詹姆斯法蘭柯、夏綠蒂甘斯柏、瑞秋麥亞當斯主演,影片主題在於探討愧疚與寬恕的幽微人性。
飄著雪的冬夜,作家湯瑪斯漫無目的地在鄉間小路開車閒晃,一輛雪橇突然衝下山坡,湯瑪斯緊急猛踩煞車,卻為時已晚,一名小男孩因此喪生。這場意外無法歸咎為任何人的錯,但男孩的哥哥克里斯多夫,自責沒有多留心弟弟,男孩的母親凱特,深深後悔著沒有要求孩子們早點回家,湯瑪斯更是陷入抑鬱狀態,愧疚感如附骨之蛆般在他腦海中纏繞不去。湯瑪斯的愛情、事業,在沉重的心理負擔下逐一分崩離析,只能試著埋頭寫作尋求慰藉,但是他有權利把別人的悲傷寫成故事嗎?十一年過去了,正當湯瑪斯的人生終於嶄露一絲曙光,卻收到凱特的聯絡,已經十七歲克里斯多夫想和改變他一生的湯瑪斯見面,湯瑪斯該如何面對他們? 再次的相遇,是否能讓三個傷痕累累的靈魂有機會痊癒,重新開展人生?
當代電影大師文溫德斯,以嚴謹精確的手法探討愧疚與寬恕中的幽微人性,證明治癒傷口的並非時間,而是如何面對自己、原諒自己的勇氣。
一開始,可以看到作家(主角)善於與人交際,雖然跟女朋友快要分了,但還是努力拿著一本小小本子,一枝鉛筆寫作。
在大雪的日子裡,不小心撞到從左邊衝出來的小朋友*2,主角下車察看,發現小朋友好像只是嚇到,所以就背著他回到他家,結果他媽媽一問:「Where is Nicolus?」
劇情正式展開。
整部電影除了在探究主角經理此次事件後的心境轉變,不原諒自己,把自己封鎖起來,使自己永遠以理性,冷靜──抑或是冷淡的那一面看著人,不會為他人所打動。
生還下來的哥哥Christopher,也是因為這件事情,在內心中留下一陰影,而且一直尋找有關主角的資訊,看著他的小說,到最後甚至跟蹤回家。
主角第一任女友,在這次事件過了2年還6年就跟他分手,並且找到一個真正愛她的丈夫,也生了她一直想生的小孩。
主角的第二任(現任)女友,應該是出版社的編輯助理,非常喜歡主角的書。最後發展出同居關係,在一次摩天輪倒塌的事件,主角以冷靜、但不近人情的處理模式,遭到他女友懷疑,是否過去的傷痕依然存在。
Christopher的母親是個插畫家,努力的表現出堅強的樣子,透過信仰、閱讀,但是仍然無法原諒自己。
劇情就圍繞在這五人之中,只要牽涉到主角的情緒,就會有一段音樂,悲鳴、而且緩慢,彷彿訴說著當年的事情也無法原諒自己。
距離事件過後十七年,Christopher潛入他家中,兩人甚麼都沒講得過了一晚,最後在Christopher要騎腳踏車去大學的時候,主角給了他一個擁抱,彷彿就在那一剎那,心結解開。
就像主角在事件發生前一直掛在口頭上的:「Everything will be fine(一切都會過去)」一樣。
電影裡面說過:過去的傷痕,並不會因為時間忽視他,只有你正視,並且原諒(而不是放下),才會真的療育。
我想,導演以第三人稱觀察主角的言行,與其他人的互動。
我彷彿在電影裡面看到自己,很多人跟我說要對他之前的事情放下,或著像現在已經過了三年,真的應該放下。但我知道我放不下,那裏永遠都會有個心結,只有可能兩個人,坐下來,好好的談,才會解開那心結。
我朋友常說,感覺我常常會故意冷淡他人,我家人也這麼說,但我想,可能是我不敢把我真正的感覺表露出來,都隱藏在自己心裡造成的吧。
這部電影雖然不是我平常看的類型,一度快要在電影院結成冰棒,但我還是做到了,除了跟死黨很重要以外,我覺得,偶而看看這種探討人心的劇情哲學電影,應該也是不錯的。
P.S.